廣告
xx
xx
"
"
回到網頁上方
  • 歷史搜尋:
  • 熱門搜尋:
    私密處鳳梨離婚寵物店老闆輕生抖陰影片旅遊警示孫安佐SWAG狄鶯孫安佐前往大陸台灣天氣癌症惡化
  • 搜尋:

    結果共121筆

  • 無糖也母湯!醫曝「這款奶茶」等於在喝油 換加鮮奶2杯就爆量

    無糖也會胖!夏天到,開始人手一杯手搖飲消暑,但診所醫師提醒,許多人以為點奶茶品項調整「無糖」就沒問題,但奶茶中的奶精粉其實就是「氫化植物油」,也就是說「喝奶精粉奶茶等於在喝油」,如另外添加珍珠等配料,一杯無糖珍奶熱量等於吃了2碗白飯;如把奶精換成鮮奶可能好一點,但一天2杯鮮奶茶下肚,其實熱量也等同於嗑了一個雞腿便當,「改成鮮奶也不能過量。」
    2024/06/25 15:32
  • 果蠅滿屋不用餌劑!他不私藏超簡單「自製神器」:一晚抓滿碗

    夏天來臨,蚊蟲也正蠢蠢欲動!一名女子日前分享自己前往超市購買果蠅餌劑,孰料回到家用了幾天卻發現一點效果也沒有,急忙上網求助,就有網友分享「超簡單的自製捕蠅神器」,只要幾個步驟就能一晚抓到滿滿一碗果蠅。
    2024/05/30 08:09
  • 糖太貴 黑糖饅頭加甜味劑 老店稱「誤摻」

    台中一家40年老字號饅頭店,被驗出黑糖饅頭添加甜味劑,開罰3萬元。甜味劑雖然可以使用在蜜餞等零食,但是饅頭包子等炊蒸食品不能添加,業者說糖太貴,朋友說蜜餞可以用,他以為饅頭也行,說是「誤摻」,很抱歉。
    2024/04/11 13:20
  • 北車站不能賣這「糖」 婦不簽勸導單與警拉扯

    攤販不滿違規遭勸離,竟用電動輔助車絆倒員警!地點在台北車站大廳,靠近東三門出口,一名婦人向旅客推銷商品,被員警開立勸導單,但她不配合離開,還跟警方發生拉扯,過程中害一名員警受傷,被依社維法裁罰三千元。
    2024/03/26 19:31
  • 女租客要搬家!惡房東怒拿醬油「加料」淋黑衣褲、棉被

    高雄發生一起房東、租客糾紛,林姓女房東在鄭女搬家當天,雙方因小事爭吵,房東將醬油、糖、鹽、味精等調味醬料,倒入其打包好的衣物、棉被袋內,導致上頭有無法清除的污漬,鄭女因而氣得提告。
    2024/01/12 22:51
  • 胃食道逆流仍可喝咖啡!配料更傷胃 挑對「時間品項」成關鍵

    喝咖啡、吃甜食,會讓人胃食道逆流嗎?許多人印象中,咖啡是傷胃的飲食,尤其黑咖啡很刮胃,胃不好的人喝拿鐵會比較不傷胃。但專家表示,對於有胃病問題的人,其實喝純粹的黑咖啡比加了牛奶或糖的拿鐵來得好。  
    2023/12/12 15:28
  • 小心頭髮離你而去!吃多「5類食物」恐加速 2種魚也上榜

    掉髮,除了與遺傳、生活作息、壓力有關,飲食習慣也有很大的影響喔!相信,大家都非常熟悉,吃什麼對頭髮好;但,相反的,你知道哪些食物,是頭髮最不愛的呢?小心,吃多了會引發掉髮危機喔!
    2023/11/05 14:55
  • 不只是缺乏運動!科學家發現「肥胖真正元凶」:食物中無所不在

    糖,一個看似無害的成分,其實可能是肥胖問題的根本原因!根據外媒報導,長期以來,人們普遍認為肥胖是由於過度攝取熱量和缺乏運動所導致的。然而,科學家們最近的研究結果卻挑戰了這一觀點,指出高果糖玉米糖漿(High Fructose Corn Syrup, HFCS)可能是肥胖的真正元凶。
    2023/10/30 09:55
  • 來旅展看文化部主題館 從手搖飲談「糖」文化

    「2023台北國際秋季旅展」今天在台北世貿一館開幕,文化部主題館以「糖業王國與他們的產地」為主題,從手搖飲的身世之謎出發,盤點台灣糖業文化路徑,並推薦深度探訪的景點。
    2023/09/29 16:14
  • 高一弟三高!「天天喝這杯」胖10公斤 醫搖頭:像毒藥

    台灣手搖飲店林立,民眾愛喝飲料,但飲料中的糖份卻猶如毒藥般,對人體產生危害。有醫師分享一名年輕個案,才高中一年級的男生就因為下課總一杯飲料,導致整整胖了10公斤,年紀輕輕「還沒高三就三高」。
    2023/09/28 09:00
  • 「冰淇淋月餅」意外很健康!選對時間爽吃中秋雙寶 減重不怕胖

    中秋即將到來,月餅跟柚子也逐漸填滿家中的冰箱。醫師指出,柚子雖然是低升糖的水果,但熱量也很可觀,而月餅的種類複雜,大都含大量的精緻澱粉、油脂、糖,屬於高脂、高糖的食物,而中秋的明星產品「冰淇淋月餅」,竟比起傳統月餅更健康。
    2023/09/25 14:26
  • 不是海鮮、炸物! 營養師揪「3地雷」害三酸甘油酯飆高

    很多人血脂過高,便認為是愛吃海鮮惹禍,營養師劉怡里表示,海鮮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不高,只要不是天天大量吃,都不會是影響血脂的主因,反而是飲食中的過量油脂、糖、酒精等,才是造成三酸甘油酯上升的凶手。
    2023/09/19 17:24
  • 喝什麽最解渴?「這飲品」竟贏過白開水 專家揭關鍵原因

    在炎炎夏日或長時間運動後,大多數人會本能地選擇喝水來補充流失的水分。但根據外媒《CNN》報導,一項來自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的新研究卻顛覆了這一常識,指出一些含糖、脂肪或蛋白質的飲品能更有效地保持身體水分。這一發現不僅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,也可能改變我們對保水和營養的整體認識。
    2023/08/30 23:13
  • 飲食必加1調味料!全家慘罹「胰臟癌」 死亡率直逼9成

    根據衛福部統計,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,胰臟癌排名第7,5年存活率不到5%,每年奪走2千多人寶貴性命,死亡率超過8成,且發生率約略等於死亡率,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,是令人聞之色變的「癌王」,資深藝人巴戈、體育主播傅達仁、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等皆因胰臟癌病逝。除了60歲以上、有抽菸習慣或家族有相關病史外,「糖」也是誘發胰臟產生癌變的主因之一。有位中年男子對於飲食不忌口,甚至「無糖不歡」,結果確診出胰臟癌,必須立刻住院治療。
    2023/06/23 05:00
  • 水果用吃的更好! 營養師破「喝果汁」迷思:就這樣胖的

    雖說蔬菜水果有益身體健康,不過還是要注意不可過量!不少民眾怕喝手搖飲對身體不好,會選擇喝果汁,不過,營養師就提醒,雖然相對來說果汁的糖份天然,但長期、大量的攝取,還是會造成負擔,建議「水果用吃的取代喝的」。
    2023/05/10 12:11
  • 向歐盟看齊!糖果「有毒」添加物 美加州考慮禁用

    4月9日就是復活節了,彩蛋糖果熱銷,但這些小朋友喜歡的節慶食物,可能含有害的添加物;美國加州正考慮,要禁止五種可能致癌的化學成分。不只甜食,麻州有多名小學生,由於嘗試了在tiktok上瘋傳的「辣口香糖」,緊急送醫。至於美國醫療保健大廠嬌生,他們主打的嬰兒爽身粉,裡頭含有的滑石粉成分,因為有致癌爭議已經纏訟多年,至今累計4萬宗申訴,如今嬌生點頭同意,要以89億美元,合台幣超過2600億元和解。
    2023/04/07 19:57
  • 天天喝飲料險洗腎! 醫揭傷腎飲食第一名:不是吃太鹹

    談到洗腎,多數人第一直覺都是「吃太鹹」,不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卻指出,在台灣,吃太鹹其實已經退居第二名,最傷腎飲食則是「吃太甜」。他並分享一名男大生,過去只有一點點蛋白尿,卻因太愛喝飲料,再回診已是慢性腎衰竭第四期,差點因此洗腎。
    2023/04/06 16:42
  • 糖是「合法毒品」!醫授戒糖8招示警:成癮是古柯鹼7倍

    國人愛吃糖,飽受著糖尿病之苦,全台盛行率11%,相當於每10人就有一名糖尿病患者。對此,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臉書發文直言,「糖是合法的毒品」,糖的成癮效率是古柯鹼的「七倍」,所以如果一直覺得戒不掉糖,不是自己的問題。他直言,用意志力去戒糖是最沒有效率的方法,因為每個人的意志力有限。
    2023/03/31 19:16
  • 脂肪肝不是油的錯?醫揭2致病主因 1群人惡化速度更快

    許多人油吃不多卻不幸得了脂肪肝,醫師指出,脂肪肝是油脂堆積在肝臟沒錯,不過原因是含糖的食物吃太多,並不是油脂類的東西吃太多所致。
    2023/01/06 14:48
  • 不只會發胖!醫揭「糖+1物」超不健康 嚴重恐肌肉萎縮

    多數人誤以為,只要把健康的東西,加上健康的東西,就會變成更健康的東西。對此,鄰好西醫診所醫師李思賢表示,在營養的世界裡,牽涉到各種生化過程及荷爾蒙的調節,所以這樣的算數是不成立的,而「同時吃糖加脂肪」,比單吃糖更不健康,也更容易使人增胖。
    2023/01/05 13:08
  • 紅豆湯煮不爛!關鍵步驟易忽略 營養師:「1物」要最後放

    冷冷的冬天,來碗熱呼呼的紅豆湯,真是小確幸!不過,有民眾煮紅豆湯煮了大半天,紅豆卻總是「頂扣扣」,煮不出鬆軟綿密的口感,為什麼?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黃淑敏營養師指出,那是因為烹煮的步驟錯了!煮紅豆湯的重要步驟就是「糖要最後加」,如果先加了糖,就會「綁死」,怎麼煮都煮不開。
    2022/12/31 10:50
  • 孩子莫名易怒躁動!醫揪「這零食藏2危險」:4歲前不宜

    根據兒童福利聯盟過去調查報告,有7成的孩子每週至少吃2次零食,1成6幾乎每天吃,種類包括含糖飲料、零食甜點、油炸食品等,甚至高達2成6會當作正餐,不只造成肥胖,更會對身體帶來嚴重危害。1名4歲多的幼童白天易怒、夜晚難以入眠,醫生仔細一查才發現,原來問題出在飲食上,攝取過多的咖啡因和糖,導致健康亮紅燈。
    2022/12/24 11:36
  • 限「糖」不限醣!醫解密醣類好壞 蜂蜜吃多恐得脂肪肝

    醣和糖是一樣的東西嗎?當專家說限糖、戒糖的時候,指的是哪種醣呢?醫師表示,其實醣依照結構式,可以分成「簡單醣」和「複合醣」兩種,簡單醣就是俗稱的糖類,包括葡萄糖、乳糖、果糖、蔗糖等等,複合醣則是包含寡醣、多醣和膳食纖維。吃多對身體有害的精製糖,指的通常是簡單醣,所以戒糖就是戒簡單醣。
    2022/12/10 14:35
  • 《健康2.0》大數據分析 推「控糖懶人包」 專頁

     有鑑於台灣每10人就有1人得糖尿病,「控糖」成為全民必修課程,策展頁中不但蒐羅了降血糖食物、糖尿病飲食禁忌等「控糖飲食營養對策」;整理出氣學管理、核心肌群培養等,幫助「穩糖」的運動祕法。更推出隨「糖」測驗單元,破解民眾對於糖尿病的迷思。在精選的「減糖教戰影音」中,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到,有些糖尿病患者因為沒有按照醫囑服藥,會出現低血糖手抖的症狀,而當血糖攻擊到周邊神經,患者彷彿戴了手套在觸摸東西,觸感不同以往,出現「鈍」的狀態,表示神經受到不可逆的影響。
    2022/11/19 19:05
  • 沒加糖卻熱量超標?隱藏版「甜蜜陷阱」 鮮奶、果汁都上榜

    隨著健康時尚的風行,「糖」被視為萬病之源,想維持健康、減少體脂肪、預防慢性病,人們會選擇少或不加加糖的食物,但別以為沒加糖就等於無糖!營養師余朱青指出,日常飲食中,幾乎的每一項食物都自帶糖分,只要一貪嘴,又不小心多吃了「隱藏版」糖分,一天的總糖分攝取量就超標了。
    2022/11/05 22:41
notification icon
感謝您訂閱TVBS,跟上最HOT話題,掌握新聞脈動!